聚焦三季度经济形势:行舟压舱看“三农”
新华社北京10月27日电 题:新华社经济随笔:行舟压舱看“三农”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万里行舟看压舱。三农稳住农业基本盘、聚焦季度经济守好“三农”基础是形势行舟AG超玩会入口应变局、开新局的压舱“压舱石”。对我们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三农大国来说,“三农”向好,聚焦季度经济全局主动。形势行舟
10月25日国新办举行的压舱新闻发布会上,农业农村部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情况。三农从三个方面的聚焦季度经济核心数据看,三农“压舱石”稳得住。形势行舟AG超玩会入口
一看“米袋子”:夏粮早稻丰收归仓,压舱秋粮丰收成定局,三农预计全年粮食产量将首次突破1.4万亿斤。聚焦季度经济霜降时节,形势行舟秋粮开始大规模上市,近日国家在江苏、河南启动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传递了明确信号,要确保秋粮颗粒归仓、农民钞票到手,丰收又增收,稳定市场预期、保护农民利益。
二看“菜篮子”:蔬菜产品数量足、质量好、品种多,肉蛋奶生产稳定,海鲜水产品产量持续增长。而林禽、林畜、林菌产量稳定增长,进一步丰富了万家“菜篮子”。下一个节气就是立冬,针对冬季低温雨雪冰冻灾害,要未雨绸缪,做好应急预案,确保百姓餐桌菜肴丰富,价格稳定。
三看“油瓶子”:今年油菜籽面积、单产、总产实现“三增”,大豆油料扩种成果巩固。要看到,扭转大豆依赖进口局面任重道远,要做好当前花生收购以及油菜播种,努力提升食用植物油自给率。
丰收来之不易,启示更显珍贵。
这是“藏粮于地”的丰收。今年我国耕地面积实现“三连增”,耕地持续多年减少态势被遏制,“南减北增”局面被扭转。事实表明,必须认清人多地少国情,实施“长牙齿”硬措施,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这是“藏粮于技”的丰收。当前,农业生产智能化迅速推进,农业科技装备水平持续提升,种业企业不断壮大。这充分说明,必须面向农村广阔天地,紧盯农业科技前沿,瞄准核心技术“卡脖子”风险,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农稳社稷,粮安天下。我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连年丰收、市场供应充足,但也面临耕地总量少、质量总体不高、稳产增产难度加大等挑战;农业科技部分领域对外依存度高,容易被“卡脖子”,亟待强化基础研究、提升原创性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让种粮农民有钱挣、粮食主产区不吃亏,还有许多工作要做。粮食和农产品是农民种出来的,农民“钱袋子”鼓起来,百姓“米袋子”“菜篮子”“油瓶子”才守得住、守得好。
丰收成色十足,更要居安思危。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中国人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粮食安全的警钟要不停地敲,稳住三农“压舱石”的各项工作始终不可懈怠。
-
全运会网球项目参赛名单公布:郑钦文在列,王欣瑜、袁悦代表广东队两岸客家一家亲!“四海同心”台湾本籍后世原乡横蛮寻根之旅在梅举行西藏鱼虾缺口5000吨!广东种业赋能高原渔业财富实现“零”突破天上行业首例!梅州市住房公积金定期贷款实施等额债券质押机制强冷空气+中到大雨,高州荔枝保花紧迫指南速递→往年前8个月,梅州收支口76.7亿元,同比削减14.7%强本领 匆匆复原!梅州市新农人强人驿站强化村落子经营规画强人哺育深大法学教授以一己之力捍卫电动车合规?真相来了4500公里的“心”接力:穗疏携手,让先心病患儿重获“心”生李利平到平远睁开助力“百万万工程”效率下层瘦弱行行动:减速增长典型镇建树 不断增强夷易近生福祉
- ·以三星堆青铜大立人像为灵感 成都世运会火炬惊艳亮相
- ·荣获天下大奖!广东农业司理人天下决赛展场下丰姿
- ·汕头玩具厂深夜起火还有爆炸声!幸无人伤亡
- ·中山横栏推出“花木栏”IP,详戳解锁打卡攻略
- ·广东激活农业科技术人 引擎赋能高品质睁开
- ·广东人准备好!新一股冷空气下周到,气温低至5℃?!
- ·2025年天下拆穿困绕率可达30%,“沪苏1号”改写中国草鱼种业史
- ·巨变!突破传统育种瓶颈,生物育种技术让选育服从“可望见”
- ·广州从化荔枝林下“生金”:5亩红松茸收获6千斤
- ·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酣战继续 广东健儿已赢得19个奖项
- ·第十五届中国航展迎来首个公众开放日 预计观众将达到11.5万人
- ·全省先进!梅州2人上榜
- ·成花率超九成!雷岭荔枝歉收在望,销售定夺足
- ·制造业支撑有力!今年前十月揭阳市工业经济较快增长
- ·巨变!突破传统育种瓶颈,生物育种技术让选育服从“可望见”
- ·广州全面放宽入户条件,意味着什么?